9月3日上午,蚌埠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在蚌埠市和煦小学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忆峥嵘岁月,传抗战精神”的宣讲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现场,蚌埠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红色宣讲团、市烈士陵园管理处“红耀淮畔”爱国主义宣讲团成员宫福霞借助珍贵的历史影像和详实的史料数据,系统梳理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艰难历程。“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牺牲,也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一个个革命烈士的事迹令师生们动容。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述了小英雄潘冬子的故事。潘冬子的故事让同学们看到,在民族危难之际,哪怕是少年儿童也能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勇敢机智、信念坚定的精神品质,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强大力量。
一张张熟悉的照片,唤起了一段过往的历史。讲解员介绍了南山儿童公园的历史以及红色新景观——“两座雕塑一面墙”。“两座雕塑”分别是杨兆成和朱务平两位革命烈士的雕像,而“一面墙”则是“蚌埠革命英烈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蚌埠地区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就达千余人。他们共同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一座座精神丰碑,永远屹立在蚌埠人民的心中!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在了解了潘冬子的英勇事迹后,全体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共同高唱《红星歌》。这首诞生于1973年的经典红色歌曲,与潘冬子的故事相得益彰。在音乐老师的指挥下,同学们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铿锵有力的旋律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激发出每个人心中的爱国热情。
此次“忆峥嵘岁月,传抗战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不仅是一堂历史课,更是一堂人生课、爱国课。它让青少年在回顾历史中汲取力量,在缅怀先烈中坚定理想,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田雨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