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合肥高新区的楼宇轮廓,合肥高新区长宁中心城管中队的队员已握着“城市治理度量衡”走上街巷 — 他们用脚步丈量道路宽度,用耐心校准摊点位置,用温情化解民生难题。自开启精细化管理新篇章以来,这支队伍以“绣花针”般的细致,绣成了一幅幅“烟火与秩序共生”的城市画卷。
以“精准刻度”破题,让街巷重归畅行
“以前送孩子上学,得在早餐摊之间‘绕迷宫’,现在走这条路,脚步都轻快了!”家住复兴家园的王女士口中的变化,源于长宁城管中队对“占道乱象”的精准治理。针对主次干道、校园周边的拥堵痛点,创新推出“潮汐式管控法”:早7点半就守在学校门口和地铁口,劝导违规占道的流动摊点;晚7点后巡查商圈周边,规范超出门店经营的商户。
他们的“治理工具箱”里,既有刚性的执法尺度——累计规范店外经营150余起、清理流动摊点 80余起,让重点拥堵区域恢复畅通;更有柔性的民生温度——为早餐车找到合适的摆放地点,既守住了城市秩序,又为上班的行人提供便利。如今,曾经被摊位挤占的人行道重新宽敞,孩子们背着书包奔跑的身影、老人们悠闲散步的脚步,成了街巷里最生动的风景。
用“疏导巧劲”解题,让摊贩安家立业
“以前推着小吃车到处躲,现在在疏导点有了固定摊位,每月收入稳了,心里也踏实了!”烧烤摊主李师傅擦拭着崭新的油烟净化设备,脸上满是笑意。这抹笑容的背后,是长宁城管中队“疏堵结合”的治理智慧 —他们不搞“一刀切”清理,而是化身“摊点规划师”,实地走访140余名流动摊贩,倾听经营需求,最终规划出 5处疏导点,让摊贩们告别“打游击”的日子。
为了让摊点“安得住、守规矩”,中队还推出“服务三步法”:第一步上门宣讲政策,签订相关承诺书;第二步现场指导整改,帮摊主调整摊位布局、安装环保设备;第三步加强日常监管,鼓励大家互相监督。曾经杂乱的流动摊点,如今变成了整洁有序的民生服务点,既满足了市民需求,也让摊贩们找到了归属感。
以“餐饮检查”守题,让夜市安全暖心
夜幕下的夜市,是城市烟火气的“放大器”,也是安全监管的“主战场”。长宁城管中队深知,“热闹”不能少,“安全”更不能丢。长宁中心城管中队积极配合高新区城管大队的安排,每周开展 “安全夜查” 行动,用“火眼金睛”排查餐饮油烟安全隐患:检查燃气罐是否过期、油烟净化设备是否运行、清洗,哪怕是摊位电线裸露、灭火器过期这样的“小问题”,也绝不放过。
前不久,城管队员在巡查中发现一家烧烤店的油烟净化设备未及时清理,当即让店员做好清理工作并隔日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数据见证成效:累计排查摊点140余个,整改安全隐患11处,整改率达100%;处理夜市噪音、油烟投诉11起,市民满意度提升至98%。如今的夜市,不仅有美食的香气,更有城管队员守护的暖意,让市民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从晨光微露到夜色阑珊,长宁中心城管中队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细节,用“为民初心”温暖街巷角落。他们的付出,藏在畅通的道路里、有序的摊点中、安全的夜市上,更藏在市民的笑容里。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以精细化管理为笔,在合肥高新区的治理画布上,绘就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城市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