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秋阳朗照,枞阳县汤沟中心学校的报告厅里掌声不断。汤沟镇统战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为200余名师生烹制了一堂色香味俱全的“开学第一课”。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启幕。宣讲员抛出第一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全称是什么?”六年级左泽鹏脱口而出:“《义勇军进行曲》!”清脆的回答像一粒石子激起满室涟漪。宣讲员顺势讲述田汉、聂耳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创作故事,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与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紧紧系在一起,孩子们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为了让“共同体”这一抽象概念触手可及,宣讲员把班级比作小家庭,把社区比作大乐团。“缺了谁,旋律都不完整。”话音刚落,屏幕上出现一张人民币,维吾尔文、蒙古文、藏文依次闪现。“原来我们每天花的钱,就印着民族团结的密码!”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青铜“何尊”铭文里的“中国”二字穿越三千年而来;昭君出塞的驼铃、文成公主进藏的步履、左宗棠抬棺西征的壮歌依次铺陈。六年级闻浩天攥紧小拳头:“先辈用生命守护的国土,我们也要守好!”
文化体验环节,苗族银饰叮当作响,蒙古族马鞍雕工精致。孩子们排队试穿各民族服饰,镜子前转个圈,教室里笑声荡漾。不同的纹样、相同的欢喜,让“多元一体”在小小童心里悄然生根。
时代楷模接续登场。张桂梅校长拖着病躯点亮大山女孩的求学路;“燃灯”照片旁,马本斋支队奋勇抗日的影像同步闪现。当抗疫医护、戍边战士的照片出现,不少孩子红了眼眶。宣讲员轻声引导:“他们都是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互动环节把课堂推向高潮。“长江边的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什么?”小手如林。“好好学习,用知识让世界看见中国!”“把家乡的小故事讲给外地同学听!”“共享同一片星空,同饮一江春水!”童声铿锵,汇聚成一句响亮的誓言: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汤沟镇统战委员王翔总结:“当每个孩子都能自豪地说出这句话,我们离中国梦就更近一步。”校长刘斌表示,学校将持续把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校园文化,让团结之花在汤沟河畔常开长盛。
下一步,枞阳县汤沟镇将继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从意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图景,在深处种下团结的种子,静待春华秋实。(吴继华、钱祥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