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始后,你又没有发现身边的环境正在不断优化美化,每周你都会看到合肥蜀山区西园街道辖区内一幅幅整洁有序的画面。路段上,志愿者们正弯腰将歪靠在绿化带上的共享单车扶正归位;老旧小区里,志愿者们正在将堆放在楼道里的杂物进行清理 。彼时,这里的共享单车随意摆放、小区角落堆杂物、街头摊点占道经营是常态。如今,西园街道以 “绣花” 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党群联动、疏堵结合、长效守护中,让老城区的 “烟火气” 与 “整洁度” 实现了和谐共生。
党群联动破难题:从 “单兵作战” 到 “共治合唱”
“以前楼下绿化带里全是枯枝败叶和香烟头,下雨后还发臭,现在志愿者们来了,连砖缝里的杂草都清干净了!” 长江花园小区居民刘阿姨看到整洁干净的绿化带高兴地说着。
变化始于今年开始的城市精细化管理—— “党群齐心 周周行动”。当时,西园街道联合区直相关部门,还特别邀请了 “中国好人” 吴雄飞领衔的合肥合燃华润燃气志愿服务队,共 50 余人分成 3 个小组,对长江花园小区、光明社区开展 “地毯式” 环境整治。志愿者们带着手套、铁锹、水桶、垃圾夹,不仅清理了 20 余车垃圾杂物,还帮沿街商铺规整了门前堆放的货物。“最难的不是体力活,是说服居民把楼道里的‘私人物品’清走。” 吴雄飞擦着汗回忆,有位老人舍不得扔掉旧家具,他和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多次劝说,既讲消防安全隐患,又帮老人联系废品回收,最终老人主动配合清理,“现在老人在路上见了我,还主动和我打招呼,说‘你们真不错’。”
这样的共治场景,在西园街道处处可见。在安居苑社区,一场 “光明行动” 曾让居民直呼 “暖心”。此前,社区网格员傍晚巡查时发现,旅游公司宿舍(无物业管理的 “三无小区”)4 盏路灯全坏了,老人晚上出门得 “扶着墙走”。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后,社区党委当天就协调专业维修师傅,第二天上午便完成灯泡更换。“从发现问题到灯亮起来,才两天时间!” 居民张大爷晚上散步时,特意在路灯下多站了会儿,“这光不光照路,还照到我们心坎里了。”
如今,西园街道已形成 “党员带头、单位协同、群众参与” 的治理格局:区直机关干部包联网格,省市区文明单位主动认领任务,居民自发组建 “银铃清扫队”“单车整理队”,就连中小学生也成了 “文明观察员”—— 看到乱停车就拍照片发给社区,遇到垃圾乱扔就主动捡起。截至目前,街道累计发动志愿者 500余人次,整治卫生死角百余处,规范非机动车停放1200 余辆,解决居民 “急难愁盼” 问题十余件。
疏堵结合显温度:从 “一罚了之” 到 “标本兼治”
汉嘉巷道、贵潜路口、长青路口都曾是西园街道的 “老大难”——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机动车乱停乱放,早晚高峰时行人都堵。街道通过联合区城管局、市场监管所、派出所、交警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但没像以前那样 “一赶了之”,而是先给摊主们发《致经营户的一封信》,耐心讲解占道经营的危害,再帮符合条件的摊主对接便民疏导点。
同样感受到 “治理温度” 的,还有西七里塘地铁口的居民。作为蜀山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日均客流量大,共享单车和非机动车曾乱停到人行道上,市民张先生以前 “赶地铁得侧着身子走”。针对这一问题,西园街道采取 “定点 + 流动” 相结合的方式:在地铁口周边增划停车标识,安排志愿者 “定点” 引导;每天早晚高峰,工作人员 “流动” 规整占道车辆,还联系运营企业及时清运淤积单车。
“现在车头都朝一个方向,整整齐齐的,看着就舒服。” 张先生现在骑车到地铁口,会主动把车停进停车框,“看到大家都守规矩,自己也不好意思乱停了。” 如今,西七里塘地铁口的人行道恢复了畅通,早晚高峰的通行效率大大提高。
长效守护固成效:从 “短期整治” 到 “常态长效”
“以前整治完没几天,杂物又堆起来了。现在社区有‘网格巡查 + 居民监督’,每天都有人看,环境一直保持得好。” 光明社区党委书记王鹏手里拿着一本《网格巡查台账》,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天的巡查情况:“贵东路口东南角非机动车随意乱摆放,占盲道,已联系城管和非机动车运营公司……”
为了让整治成效不 “反弹”,西园街道建立了一系列长效机制:一是 “网格巡查制”,将辖区划分为66个网格,网格员和志愿者每天早晚各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如遇处置不了立即进行上报,多部门联合处理;二是 “居民监督制”,每个网格员都在小区业主群内,鼓励居民通过微信群上传问题照片,让物业、社区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做到 “民情快达、问题快处”;三是 “志愿积分制”,居民参与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都能积累积分,积分可兑换洗衣粉、洗洁精等生活用品。
结合蜀山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西园街道下一步还有更具体的 “民生计划”:要求物业公司通过深度清洁、绿化养护、楼道杂物清理等行动,提升小区环境品质;加强电梯维护、消防设施检查、非机动车管理等,实现问题 “早发现、早处置”,确保居民生活安全等;在社区治理方面,推进 “完整社区” 建设,对七里塘社区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停车棚进行维修及公共卫生间适老化改造、对光明社区光明小区北区新建机动车停车场改造工程,让居民 “小事不出社区”等;在摊点管理方面,加强日常监管,确保 “规范不扰民”,完善垃圾分类、油烟处理等配套设施等。
“城市治理就像绣花,一针一线都要用心,都要落在群众心坎上。” 西园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说。如今,走在西园街道的街头巷尾,整洁的楼道、有序的停车、畅通的道路,还有居民脸上的笑容,都在诉说着精细化管理带来的变化。这场由党群齐心织就的 “治理画卷”,正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让 “民生温度” 成为西园最动人的底色。(王洁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