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久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举行。安徽18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安徽双拥创建工作实现“三个新突破”。为全面展示全省双拥创建成果,即日起,推出“领导干部话双拥”专题,激励全省各级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持续书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皖美”答卷。
主持人: 蚌埠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得主,这份殊荣来之不易。我们注意到蚌埠有着深厚的拥军传统和独特的驻军优势,请问新时代下,蚌埠是如何传承创新,持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的?
嘉宾:蚌埠作为皖北军事重镇、淮海战役主战场,驻军多且军兵种齐全,素有拥军优属的红色基因。近年来,我们紧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这一目标,坚持上下同欲强基固本,以“戎耀”品牌为引领,推动军地同频共振,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拥军大格局,形成尊崇尊重的社会新常态。
主持人:“强基固本”听来很有分量,能具体谈谈我们在筑牢工作基础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吗?
嘉宾: 根基牢才能走得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其视为“一把手”工程狠抓落实。
一是组织体系“高规格”。 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均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专设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科、市双拥工作办公室确保高效运转,今年市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容至68家。
二是服务体系“高标准”。 全市建成1231个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中心(站),市直部门、大型企业、驻蚌部队、单位等设置双拥联络员400余人,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双拥工作网络,常态化为驻蚌部队提供服务。
三是办事效率“高速度”。 线上依托政务平台“高效办成一件事”2776件,线下“一站式”报到服务689人次,实现“进一门、上一网、跑一次、一日办结”,部门跑办减至1个,时限压至1天。
主持人: “戎耀珠城”这个品牌非常响亮,它具体包含哪些内涵,又是如何点燃社会尊崇之火的?
嘉宾: “戎耀珠城”是我们精心培育的五大品牌矩阵:
一是“珠城戎育”强引领: 组建1223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超5000次,服务群众30万人次,他们已成为政策“宣传员”、治理“生力军”、乡村“排头兵”。
二是“珠城戎合+”促共建:通过 整合资源,组建“军供小推车”志愿队,提升军供服务备战能力。试点军人家庭结对帮扶,构建社区、社会组织、拥军企业“三社联动”长效机制,常态化帮扶军人家庭解难纾困。发布三批社会拥军目录,全市挂牌社会化拥军企业(门店)已达130家,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提供优惠事项。
三是“珠城戎有归”助就业:在全省率先举办退役军人创业特训营、跨市域挖掘机操作培训班、跨省域无人机定向培训班,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建立省(市、县)级军创园地53个,帮助退役军人实现从“战场”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四是“珠城戎耀红”传薪火: 规范化、常态化开展烈士纪念设施管护,举办“红领巾”讲解员培训、“山河映忠魂”英烈讲解员大赛,讲好蚌埠英烈事迹,传递红色力量。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和烈士纪念日敬献花篮仪式,用活红色资源,为20万余名受众宣讲红色故事。
五是“珠城戎易学”提能力:推动中小学教师招聘面向退役军人单列计划10名,选聘优秀退役军人担任国防教育辅导员。对接驻蚌高校、职业院校,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学院,强化退役军人职业教育。
主持人: 军地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双拥的核心,“五双工程”听起来很有新意,它在深化军地“双向奔赴”上发挥了什么作用?
嘉宾: “五双工程”是我们落实全省“五拥一支”、深化军民共建的创新实践:
一是“双促”强实力: 组织专精特新企业与部队供需对接,建科技拥军资源库。空军某部全力支持滕湖机场建设,预计2025年通航,共促生产力和战斗力提升。
二是“双扶”解难题: 联勤保障部队第902医院牵头喜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青乡卫生院、秦集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向驻地军民提供医疗费用减免举措,切实帮扶官兵和群众。
三是“双创”浓氛围: 军地联办“双拥杯”乒乓球赛、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超280场,共育双拥模范城创建热潮。
四是“双优”护权益: 健全涉军维权机制,专设审判庭、联络员和立案窗口,累计1.4万人次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接受法律问题咨询帮助。
五是“双育”树品牌:军地结成共建对子400余个共育新时代双拥共建品牌。打造全省首个部队营区里的“军嫂之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推送“安徽蚌埠:以水为媒 彰显军民鱼水深情”拥军品牌。
主持人: 展望未来,蚌埠双拥工作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嘉宾: 荣誉是激励更是责任。我们将继续深耕“五优”基础,擦亮“戎耀”品牌,做实“五双”工程,不断探索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新路径、新载体,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部队官兵和广大退役军人,全力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让“爱我人民爱我军”在珠城大地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强国强军目标贡献蚌埠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