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经济开发区坚持“硬环境上水平,软环境创一流”的指导思想,积极拓展承接产业转移空间,构筑招商引资的比较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完善基础设施,从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开发区围绕“一区五园”,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改变过去边招商、边开发,先招商、后开发的做法,集中财力、物力,适度超前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增强了开发区的吸引力,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南部园区铺设了“六纵六横”道路,使之与城市主干道相衔接,实现了“六通一平 ”(路、水、电、通讯、宽带、有线电视通,土地平整)标准。北部新区路网、供排水、供电、绿化、路灯、通讯、污水处理、燃气管网等同步建设。开发区用现代工业园理念谋划开发区建设,彻底改变过去脏、乱、差现象,使开发区成为县城建设的新亮点。目前,新老企业外型整洁气派,风格各异,展示出浓厚的现代气息。开发区将绿化纳入城市整体绿化体系中,大规模开展道路绿化、公共绿地绿化和厂区绿化工作,做到死角用景点代替,空地用绿地填补。为保护环境,建设污水处理厂,对环城河流经开发区的污水和开发区企业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了还开发区碧水蓝天的目标。2018年,全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4亿元。
二、优化经营环境,从配套服务到全程服务。开发区努力为客商营造投资兴业的良好服务环境,依托县行政服务中心平台,为入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彻底改变了过去为一件事可能跑上数天的状况。对入区项目所需手续,采取“并联审批”方式,相关部门“见章盖章,见文行文”。入区企业实行行政审批代办制,即由开发区管委会代办,全程服务。县政府制定了三项优惠政策吸引客商。一是财政扶植政策。对入区工业项目,县财政根据固定资产规模予以扶植,投资3亿元以上的奖励政策一事一议。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凡入区工业项目投资规模达到协议约定要求且如期建成投产的,自投产年度起,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外,企业缴纳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全部奖励给企业,后三年按50%奖励。三是规费减免政策。入区工业项目在建设期间,县级应收的行政事业性规费能够减免的全部减免。
三、拓展发展空间,从提出动议到规划实施。灵璧经济开发区老园区位于县城东南,可用面积仅5 KM2 ,入驻企业已达61家,基本呈饱和状态。早在2009年初,开发区便形成了向城北寻求发展空间的构想。经反复酝酿、论证、宣传、协调,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灵璧经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按照“一区多园”的原则,在北部新区规划建设10 KM2,预留30 KM2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扩大项目入驻的承载平台。2018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发展提升水平能力的实施意见》,在北区建设食品、机械电子、循环经济、物流产业园,支持南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北部搬迁。为做好新区建设发展大文章,开发区将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按功能分区入驻,完成开发区战略性转移。开发区扩区增容,开始吸引有意前来投资兴业的客商。
梧桐树众凤凰多。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使得灵璧经济开发区进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