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芜湖扬子农商银行打造“产业链银行”
来源: 李晓磊 吴杰 吕丽丽 2022-03-11 16:58:11 责编: 白云磊 曹荣 陆向平

“农商银行不仅服务好,产品也越来越多元!有了‘保兑仓’这个业务,我们下游经销商进货不愁钱,合作也更稳定了!”近日,走进位于芜湖市弋江区的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条条生产流水线,步履不停。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朱总表示,为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芜湖扬子农商银行增加了信贷业务品种,并适时推出“保兑仓”业务,在解决下游经销商进货资金不足的同时,还缓解了核心企业销售资金的回笼难。

微信图片_20220311151841_副本

近年来,芜湖扬子农商银行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创新“保兑仓”“米企贷”、奇瑞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重点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农户、小微、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保兑仓”点燃农业机械产业新引擎

“我公司以生产和销售农业机械装备为主,是一家集农业装备、重型机械及与之配套的动力总成、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在过去的经营发展中,我们发现不少经销商在春耕春备、秋收秋种等销售旺季前,急需大量流动资金进货。为了让下游经销商不差钱,芜湖扬子农商银行根据中联重机及其产业链特点,与我公司合作为下游经销商开展‘保兑仓’业务,逐步形成了基于农机核心企业的产业链金融特色。 ”朱总介绍,自2012年起,该公司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及政策导向,确立了以农业装备生产销售为核心的公司发展战略,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农业装备全覆盖的企业。如今,在“保兑仓”业务的扶持下,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已有90多户经销商享受到芜湖扬子农商银行5.2亿元的信贷资金。

“‘保兑仓’业务指的是经销商在我行开立以核心企业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并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由核心企业提供回购担保。”芜湖扬子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解决核心企业销售资金回笼、下游经销商流动资金、城乡居民农机具及工程车购买问题,该行先后与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集瑞联合卡车营销服务有限公司、中联重科安徽工业车辆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开展针对其下游经销商的三方“保兑仓”业务,全力打造农机装备、工程车辆供应链金融,实现了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城乡居民、银行四方共赢。

2021年,该行累计支持下游企业135户,办理346笔业务,累计支持下游企业融资6.6亿元,年末余额3.96亿元。此外,针对农民朋友,该行还开展了个人工程车供应链按揭金融,与集瑞联合卡车核心企业开展针对其下游客户的“个人工程车”按揭业务,截至2021年12月末,该行个人工程车按揭贷款累放11239万元、105户。

为特色产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我公司主营大米加工、销售,主要原材料为糯稻,每年9至10月份是大米收购的旺季,融资需求旺盛。”南陵同心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总表示,因为缺少有效抵押物,该公司一度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好在芜湖扬子农商银行主动上门,结合我公司的经营年限、销售额、用电量、融资规模以及季节资金需求特点等,向我们推荐了‘米企贷’,发放了300万元贷款。”

“南陵县为全省大米生产的重要县区,全县共有大米加工企业80多家,但当地大米加工企业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担保,导致在银行融资难。”该工作人员表示,为全力支持南陵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该行深入南陵同心米业有限公司等多家稻米加工企业调研。调研中,该行发现稻米加工类企业存在一些明显特点,如在每年水稻成熟时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资金需求,且资金需求量大。为了满足稻米加工企业的融资难,该行根据其经营周期、行业特点定制“米企贷”产品。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了9户、1550万元贷款。

为企业“上下游”提供链式金融服务

此外,芜湖扬子农商银行还积极对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考拉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应用,实现同核心企业、产业链小微企业等多方机构的配置化对接,推动汽车行业发展。

“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大量的中小微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部分为奇瑞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而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涨价,企业采购成本上升,传统抵押贷款流程较长,无法满足供应链企业灵活融资的需求。”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在了解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需求后,抓住大型优质企业稳定的供应链,围绕供应链上下游经营规范、资信良好、有稳定销售渠道和回款资金来源的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在奇瑞汽车、业务拓展部的全力配合下,设计出了基于“奇瑞考拉供应链平台”的供应链融资产品。

据悉,奇瑞供应链融资业务是为“奇瑞考拉供应链平台”内的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截至2021年12月末,该行组织开展(参与)的产业链融资对接会次数6次,融资对接产业链企业22户,授信15户,授信金额39000万元,用信10户、3600万元。(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吴杰吕 丽丽)

    相关新闻